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

歐美的EQ教育課程:促進另類思考方法PATHS

分享

  只要每週實施兩、三堂「促進另類思考方法」(PATHS,Promoting Alternative THinking Strategies,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文件翻譯為「促進選擇性思維策略」),就可改善孩子的狀況。經過確實的教導,不僅孩子的社會與情緒技巧獲得改善,連思考能力也會提升。(《破壞性情緒管理:達賴喇嘛與西方科學大師的智慧Destructive Emotions: A Scientific Dialogue with the Dalai Lama》頁190)

  這套課程已經翻譯成荷蘭文、法文、希伯來文。實施這套課程的國家有荷蘭、比利時、英國、威爾斯(Wales)、挪威、加拿大、澳洲、以色列,以及美國七個州。(資訊出處:http://prevention.psu.edu/projects/PATHS.html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文件「精神障礙的預防:有效干預措施與政策的選擇」(Prevention of Mental Disorders: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AND POLICY OPTIONS)提到,這套課程「可提高情緒方面的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技巧,減少內化和外顯問題的發生」。

  「學齡前的孩子,這是大量學習與腦部成形的時期,在三到七歲之間有很多重要的社會技巧開始發展。這些技巧包括自我控制,如何停止生氣,恢復平靜,維持注意力的能力等。這段時期的情緒認識也有很大的成長。在語言發展初期,小孩表達情緒的語言很有限,但是到學齡前談論及認知情緒的能力則會大增。最後一點,學齡前的孩子第一次能事先思考與計畫,舉例來說,我們可以問一個四、五歲的孩子,如果被別人欺負要怎麼辦,他已經可以運用新的認知技巧來事先思索應變辦法。這些技巧融合了情緒與思想的訊息,現在以確認與大腦額葉的活動都很有關係。舉例來說,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如果一直玩侵略性的遊戲,這種侵略性可能會延續到將來。研究發現,早期有侵略傾向的孩子會延續到青春期,而且會每況愈下朝殘酷與暴力發展。」葛林伯格(Mark Greenberg)說。

  如同我之前在「從腦神經科學談棉花糖實驗」所提到,父母對小孩不能百依百順,甚至放任。小孩的EQ會被寵壞。

  葛林伯格明確指出,衝動的孩子表現出情緒與理智的無法結合。衝動的侵略行為一部份源於無法事先計畫,加上欠缺情緒衝動的控制力,而這兩者都是額葉前部的功能。……

  然而額葉前部本身極具可塑性,會隨著經驗與學習而改變,尤其是在額葉前部仍在成長的漫長時期。大腦是人體最慢成熟的器官,這也是為什麼孩子的心智與社會能力是漸進成長的,額葉前部要到二十幾歲才會完全發展成熟,因此幼年是幫助孩子學習的重要時機。

  反過來說,如果孩子到五、六歲時有良好的計畫能力,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將來出現侵略問題或焦慮症狀的機率便小很多。(《破壞性情緒管理》頁188)

  我必須再次強調,參加史丹佛大學棉花糖實驗的那些四歲小朋友,EQ不是在四歲就定下來了,而是後續的教養決定了他們的EQ。

  「有效的課程至少應具備五項特點。第一,能幫助孩子平靜下來,如此可縮短情緒激起後的恢復時間,不論是憤怒、嫉妒、興奮等。第二,必須能提高孩子對他人情緒狀態的察覺。第三點可能與西方文化比較有關係,亦即鼓勵以討論的方式解決人際互動的問題。第四點是很重要的技巧:事先計畫與思考,以避免困境發生。最後一點是考量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這是同理心與人際關懷的部分。」

  「為了讓諸位有更清楚的概念,我要介紹一些我們教導給師生的四個主要價值觀。第一,感覺是很重要的訊息,可能源自自身,也可能來自外界,後者代表的是別人的訊息,是一個人的需求或欲望。我們告訴孩子絕不可忽略這些訊息,應詳加探討。情緒的察覺包含幾個部分:要了解自身的感受,如何將感受化為語言,以及如何了解別人的感受。這些都需要用到理智,亦即不要去壓抑情緒,而是運用理性考量各項因素後做出決定。」

  「我們不只是把原則告訴孩子,更提供實際練習的工具。很多孩子害怕自己的感覺,常分不清感覺與行為。事實上,很多成人也分不清,這是很複雜的問題,在成人的心理治療裡佔據很多時間。因此,我們認為應及早讓孩子明白,感覺與行為是不同的。在這方面我們的教導方式很簡單,就是在教室裡貼標語,上面寫著『任何感覺都是可以的,但有的行為可以,有的行為不可以』。我們讓孩子知道,每個人有時都會有嫉妒、貪心、失望等各種感覺,但感覺與行為不同,所以有些行為是不可以的。」

  「但是這要如何教呢?就以嫉妒心為例,這對小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感覺。我們請孩子做出嫉妒時的表情,在課堂上討論嫉妒,給他們看人在嫉妒時的不同表情。其次,我們會敘述一個關於嫉妒的故事以及主角如何處理,請孩子輪流敘述自己的嫉妒經驗,或以圖畫、日記等方式表達。接著我們會談到行為——嫉妒時如何表現。嫉妒心產生時或許很難控制,但是我們可以決定在行為上如何表現。」

  「第二個原則是區分感覺與行為。什麼樣的行為是不可以的?多數孩子要花很多時間去學習分辨。通常當孩子產生某種情緒(例如憤怒),而同時因某種行為被懲罰時,他們會將兩者混淆在一起,此外,孩子往往相信光是產生某些感覺就是不好的。我們應該讓孩子明白感覺是我們的一部份,感覺是自然產生的,並沒有對錯,但是應該去正視它。」

  「第三個原則是告訴孩子,人必須平靜下來才能思考,這句話幾乎已成為課堂上的聖經。李卡德說情緒使我們只能以特定的角度去看事情。我們告訴孩子必須先平靜下來才能看清事情,知道該怎麼處理。我們一遍又一遍地灌輸這個觀念,並教導具體的方法。」達賴喇嘛聽了問:「你們告訴孩子必須先平靜下來,才能評估情緒及採取行動,這不就等於教孩子修正情緒?」

  「我們是教孩子處理情緒的興起,而不是要去除情緒。要他們平靜下來告訴自己,『我很生氣,現在我該怎麼做?我為什麼會生氣?』我們要孩子修正的是情緒的興起,而不是情緒本身,而首先就必須平靜下來運用智慧」葛林伯格回答。艾克曼也補充說,這意味著減低情緒的強度。……

  「第四項是我們的黃金原則,亦即亙古不變的重要智慧:『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當然是教導孩子為別人著想。這就是我們不斷教導孩子的四項基本原則,事實上不僅是孩子,還包括老師、校長及其他和孩子共處的人。」(《破壞性情緒管理》頁190)

  這四個價值觀也適用在大人身上。

  葛林伯格開始談實際的教學內容,首先他說了一個給三到七歲孩子聽的故事,佐以圖畫說明。「這是一隻小烏龜的故事。小烏龜喜歡自己玩,也喜歡和朋友玩。牠喜歡看電視,也喜歡到外面玩,就是不太喜歡上學。」

  「他不喜歡坐在教室上課太久,會覺得很難受。他常對朋友生氣,朋友會拿他的鉛筆或推他或做其他的是,這時小烏龜就會非常生氣。他常會反擊或向對方說出難聽的話,漸漸地其他孩子都不喜歡和他玩了。」下面一張圖顯示小烏龜獨自在遊戲場,故事繼續下去,「小烏龜覺得很難過。他感到憤怒、困惑又難過,因為他無法控制自己,也不知道怎麼解決問題。然後有一天,他遇見一隻很有智慧的老烏龜,老烏龜已經三百歲了,住在城鎮的外圍。他問聰明的老烏龜說:『我該怎麼辦?我不喜歡上學,我無法控制自己。我試過了,但是做不到。』聰明的老烏龜說,『解答就在你身上,就是你的殼。當你覺得難過或生氣且無法控制時,你可以躲進殼裡。』」……

  「聰明的老烏龜說,『只要你在自己的殼裡,就可以平靜下來,當我自己在殼裡時,我會做三件事。我告訴自己暫停一下;然後做一次或幾次深呼吸;最後想清楚問題所在。』說完他陪著小烏龜練習了幾次,小烏龜決定回學校後要試一試。

  「第二天小烏龜在做事情時又有個孩子來鬧他,他感覺到怒火上揚,兩手發熱,心跳加速。但他記得老烏龜的話,於是他將手腳縮進殼裡,那裡面很平靜,沒有人會打擾他,他開始思考該怎麼做。他深吸了一口氣,再伸出殼外時看見老師對著他微笑。這一招他試了很多次,有時成功有時失敗,但漸漸地他學會利用殼來控制自己。他開始交朋友,也愈來愈喜歡上學了。

  「講完故事後,我們讓小朋友來演練。一個小朋友可能今天扮演老烏龜,明天演小烏龜,後天再演老師。目的是讓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這個故事有幾個重點。第一,小烏龜學會在做出破壞性行為之前,察知自己的感覺。第二點更重要,他學會為自己負責。學會控制自己能讓他產生一種滿足感,這正是成熟的意義。我們透過這個故事教導孩子『扮烏龜』,方式有很多種,視情況而定,但通常都會運用到身體,我們常教孩子這個動作。」他以兩手交叉在胸前,深吸一口氣。

  「大家不妨試試看,深吸一口氣,真的能讓心情平靜下來。不僅如此,一個人兩手交叉時就無法打人了。」葛林伯格開玩笑地說。

  「從一開始我們就給孩子獎勵,每當孩子成功地讓自己的怒氣平靜下來,就會得到一個烏龜圖案的印記,讓老師清楚看到孩子真的平靜了下來。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一個理論基礎,蘇俄心理學家維高思基(L. S. Vygostky)與盧力亞(A. R. Luria)指出,運動的計畫對學習非常重要。我們相信孩子是先從身體的動作開始向外界學習的,然後才慢慢變成抽象的概念。我們希望孩子將平靜下來的概念與特定動作連結起來,而且,在這種狀態下確實很難做出攻擊的行為。」……

  「要一個孩子平靜下來很難,那幾乎是要他們壓抑自己,因此需要成人的支持。孩子很生氣時自己不太容易平靜下來,我們建議老師拉著他的手說,『我知道你很生氣,讓我們一起平靜下來,我陪你一起做深呼吸。現在你是不是覺得比較平靜了?』那有點像母親在協助嬰兒建立互動的架構,同樣的,老師必須為孩子做很多次,直到將這套基本技巧變成他自己的一部份。此外我們還教孩子另一個自我控制的技巧,叫做自說自話或語言的自我控制。意思是透過語言來代替行為或情緒的過度表現。」

  葛林伯格提出了一個重點:自我調整能力是行為負責的先決條件。光是道德教育絕對不夠,還要有付諸實踐的基本技巧來搭配。「我們認為除非孩子在真正生氣時能學習平靜下來,否則關於道德或感覺的任何教導都是枉然。這是關鍵但也最困難的問題,需要不斷的練習,我自己身為成年人也還在繼續努力。我們只教幼兒扮烏龜,但這對比較大的孩子來說就太幼稚了,他們會覺得不好意思,而且也比較不需要。不過,三到七歲的幼兒情緒還不穩定,行為控制較需要學習。」(《破壞性情緒管理》頁193)

  這裡提到很重要的一點,「光是道德教育絕對不夠,還要有付諸實踐的基本技巧來搭配」。不是編了課本照本宣科就有用。

  《破壞性情緒管理》的195到206頁繼續講解了這套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這本書似乎絕版了,但圖書館很容易借到。

  「三歲到八、九歲的階段,正是孩子學習認識情緒的時期,我們相信這時候應該鋪設好大腦的路徑。對於杏仁核(amygdala)與額葉或海馬迴(hippocampus)與額葉之間的路徑,以及中間的一些結構,我們還不是很清楚,但是我們相信在這個關鍵階段先打下基礎是很重要的。同樣的技巧若是以後再來教,恐怕需要經過再學習,如此當然比第一次學習要困難許多。」葛林伯格又再次強調了孩子情緒教育的基本理由:與其長大後再來改變大腦路徑,還不如在路徑尚未成形前,先學習重要的技巧要容易得多。些許的預防往往就能避免許多治療的功夫,不管是長時間的心理治療、藥物諮商或甚至是監獄裡的矯正。(《破壞性情緒管理》頁199)

  懇請翻譯外文書的譯者,不要再將amygdala(杏仁核)翻錯成其他名詞了。

  我常聽到父母說願意為小孩做任何事,聽起來很感動,實際觀察起來,不過是父母拚命賺錢,拿錢砸在小孩身上罷了,他們不曾對小孩真正「用心」。

  當歐美各國明白EQ的重要,並實施這套課程,好讓他們的小孩不輸在起跑點上,請回想一下,我們的教育在這幾年爭吵的是怎樣的議題。


註1:發展這套課程的The Prevention Research Center,有這套課程的專屬網頁(http://prevention.psu.edu/projects/PATHS.html)。

註2:這套課程教材可以在http://www.channing-bete.com/prevention-programs/paths/買到,裡面有更多的課程介紹與試閱。還沒有中文版,也就是大中華地區的EQ教育商機還等著有心人來賺。


相關文章:
  三個小習慣,讓自己更快樂
  煩憂不請自來,快樂要費心尋找
  感覺憤怒就應該發洩出來嗎?
  [心理測驗]憤怒問卷——你是一個愛生氣的人嗎?
  如何控制憤怒的情緒
  從腦神經科學談棉花糖實驗
  挫折復原力指南
  Change:同理心的角度
  EQ關鍵報告(The 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ick Book)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