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1日 星期二

世界因為不只一種觀點而多彩多姿

分享




  創意跟創新,來自於不同凡想。一言堂只能有一種觀點,我認為很難培養出一群有創意的人才(敢跟黨有不同的看法,斃了你!)。台灣不是一言堂,但常常只挑兩個極端選擇,兩個極端都希望台灣變成自己主宰的一言堂,連有沒有第三個、第四個、第五個……第N個選擇,都不願意想的人,創意跟創新當然也不會出現。

  不只是對新資訊抱著開放的態度,樂於接受不同的觀點,也是用心的一項重要特質。多年來,社會心理學家寫下了「行為者的觀點」與「旁觀者的觀點」的差異。舉例來說,我們總是會把自己負面的行為歸咎於環境:「地下鐵總是害我遲到。」然而,當同樣的行為跟某個人有關時,我們就會怪罪到那個人身上:「他的進度總是落後。」

  一旦我們用心地注意到其他不同於我們自己的觀點,我們就能夠了解只要有多少個不同的人檢視同一件事情,就會出現多少種不同的觀點。能夠認知到這一點將會是一種潛在的紓解和釋放。例如,想像有人跟你說你很沒有禮貌,你卻認為自己只是比較直率。如果對任何一件事只能存在一種觀點,那麼你們兩個人的看法中一定有一個是錯的。但你若是可以認知到任何一件事都可能存在多種觀點,或許你能接受你們兩個人都是對的,並且專注地去檢視你的言辭是否產生了你希望的那種作用。如果我們堅持己見,我們或許就看不到自己對其他人所造成的影響;如果我們很在乎別人對我們的看法,並很容易因此傷心難過,最後我們就可能會覺得受到屈辱,畢竟別人看待我們的眼光不會像我們看待自己一樣的寬厚。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發現,人際關係裡的任何一種做法、意見或行為,「至少」會有兩種解釋:自發或衝動的、始終如一或固執不變的、心地柔軟或懦弱的、強烈或過度情緒化等等。

  這些例子不該給予我們一種印象,讓我們認為每種行為都有兩個不同、極端的詮釋。正如我們所說的,有多少人在檢視就會出現多少不同的觀點。每一個想法、每一個人、或每一個物體都潛在地也可以是其他不同的事物,端看它正在被哪一種觀點所詮釋著。一頭被去勢的牛對牧場主人來說,可能是一塊牛排;對印度教徒來說,就成為神聖的象徵;對分子生物學家而言,則變成基因與蛋白質的採集對象。這些例子也不表示只要我們用心,就總能在計畫之下與他人互動並獲得特定的結果。這些例子只是顯示出,我們應該要持續體認到多元的觀點是永遠不會消失的。無論是從宏觀的架構、或最根本的情況,我們都可以看到這一類的情況。例如車諾比核變事件就被描繪成各種版本,從「為人類福祉所做的英雄式犧牲」到「重大並且破壞性的疏忽」等等。

  回到日常生活,我們可以發現一種情況如何演變出多種觀點。例如,某個已成年的男子說:「我每週都固定會去探視我母親,到現在已經有好幾年了,每週都去,就像公務員的生活一樣規律。」他年邁的母親卻不這樣認為:「他每次都突然出現。我根本不知道他禮拜幾會來。這種情況持續到現在也已經好幾年了,有時候他星期一就出現,有時候到了禮拜五才來。我永遠都搞不清楚。」

  或是以伍迪艾倫的電影《安妮霍爾Annie Hall》中那對夫妻為例,他們所敬重的心理諮商師問他們多久做愛一次。丈夫回答說:「我們很少做愛,一個星期頂多做愛三次。」而妻子回答:「我們經常做愛,一個星期至少三次。」

  身為一個檢視別人行為的人(旁觀者),不論何種情況我們都會對別人的行為品頭論足,但身為行為者的時候,我們就變得理所當然可以做同樣的事情。……

  如果我們可以牢牢記住:人們總是可以有完美的理由來解釋那些看似負面的行為,這將有助於我們培養靈活的心態。即使他們的理由是我們難以接受的,但身為一個旁觀者,應當要能夠瞭解到,很少有人會故意表現出吝嗇、無情、挑剔、食古不化……等負面的行徑。沒有人會試著去培養令人不愉快的特質。想像自己在何種狀況下會表現出上列那些惹人厭的特質。例如,如果你買了某種特價品送給別人,你會認為自己是吝嗇還是節儉?……實際上,所有行為都能被看成是負面的,或可以容忍的,或有道理的。

  嘗試不同觀點會產生一些重要的影響。首先,我們能選擇的反應方式更多了。僵化的思想會產生自動化的反應,而這種反應會降低我們的選擇性。另外,了解其他人或許跟我們沒有什麼不同,可以讓我們對他人產生同情,並且擴大我們可以反應的方式。畢竟沒有人喜歡被困在兩極化的詮釋與掙扎之中。

  第二,當我們將這種開放的心態運用在我們的行為上,改變就更為可能。在我從事臨床工作時,我常常會覺得不解,因為很多來接受治療的人不僅有強烈的動機(因為他們來找我)想要改變他們舊有的行為,更奇怪的是,他們想要獲得的新行為早已經出現在他們的行為之中了。到底是什麼因素阻撓了他們?現在回想起來,我瞭解到,他們或許是從另一個角度(例如「自動自發的」)來觀看並試圖改變自己樂在其中的行為(例如「容易衝動的」),卻沒有發現「自動自發的」和「容易衝動的」其實是同一個行為不同描述的兩面。有了這層認知之後,改變某人的行為或許不該被視為是改變某種負面行徑,而應該被視為是在兩種正面的選擇中(例如「反射性的」或「自動自發的」)做出抉擇。……

  人們會推崇某些正面特質,而這些正面特質的反面描述往往就是,那些他們曾試著去改變卻失敗的負面特質。瞭解了這些二元觀點之後,應該能增加我們的控制力,讓我們成功改善自己的行為(如果我們仍然認為該種行為是惹人厭的話)。(《用心,讓你看見問題核心:跨過分類思考、自動行為、單一觀點的局限思路(舊版中文書名為「用心法則:改變你一生的關鍵」)Mindfulness》頁84)


相關文章:
  事實的真相只有一個?
  蘋果是什麼顏色?
  耶誕節禮物
  Change:同理心的角度
  人有多會記仇,第一印象就有多重要
  為什麼不要跟人爭論政治、宗教議題?——我們先用情緒下決定,再用理性找理由
  情緒預測(Emotional Prediction,EP)——跨國企業執行長跟清潔工的差別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