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人越老,記性越差?──你什麼時候感覺自己老了,你就老了

分享




  昨天(24日)在金融時報看到「人越老,記性越差?Those gaps of memory are all in the mind」這篇專欄文章,內容提到了11月4日發表的一個最新研究結果。

  英國《金融時報》曾刊登過一則日記,講的是一位煩惱的父親偶然聽到自己的兒子在談論他如何計劃變成富人。他打算為“Golden Sacks”(即高盛,Goldman Sachs的暱稱——譯者註)工作。

  我也開始擔心起來。我是直接從這位父親那裡聽到這個故事的——但我記不起來這位父親是誰了。兩天後,我跑去問這位日記作者,他讓我的煩惱一掃而空。當我在英國《金融時報》的食堂講述我的短暫失憶時,一位資深同事笑了:“這是因為你年齡大了,以後會更糟糕。”

  這是10多年前的事了。現在情況變糟了嗎?很難說。對我來說,這種事情確實經常發生,看到里克•佩里(Rick Perry)最近在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辯論中的失憶,我想“要是有個備忘錄就好了……”

  美國一些媒體將佩里的失憶歸咎於準備不充分、缺乏智慧或者對這三個政府部門(他記不起來第三個部門是什麼)應該被撤銷的觀點並不真正認同。但多數媒體不願提出,61歲的佩里上了年紀。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寫道:“大腦研究人員指出,我們其他所有人每天都會經歷無數次類似這樣的短暫失憶。”

  企業和國家似乎願意在遇到麻煩時求助於這些接近或超過退休年齡的人。希臘新任總理盧卡斯•帕帕季莫斯(Lucas Papademos)今年64歲。意大利新任總理馬里奧•蒙蒂(Mario Monti) 68歲。 (他的前任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現年75歲,而所有人都公認他精力充沛。)

  對於所有希望工作到快70歲甚至更大年齡的人而言,這令人欣慰。

  那麼,雇主是否應假定這其中沒有任何問題?大眾的意見是會有問題的,他們相信,年紀越大,記憶力越差。儘管媒體不願將佩里的問題歸咎於年齡,但網路可就沒有這麼沉默了。用谷歌(Google)搜索“Rick Perry”和“senior moment(老年失憶症)”,結果超過了3100萬條。

  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NHS)在線健康諮詢服務稱,在65歲以上的人群中,約40%經歷過某種失憶。

  除了在身體和心理上保持活力以外,我們能夠採取什麼措施預防或阻止這種情況呢?最近的一項研究建議,我們應抵制那種認為我們將逐漸喪失記憶力的年齡成見。

  該研究是一個長期項目,由耶魯公共衛生學院(Yal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貝卡•利維(Becca Levy)和馬丁•斯萊德(Martin Slade)以及巴爾的摩的國立老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的艾倫•贊德曼(Alan Zonderman)和路易吉•費魯奇(Luigi Ferrucci)負責。該研究在38年間對數百名男女進行了跟踪和測試。

Levy, B. R., Zonderman, A. B., Slade, M. D., and Ferrucci, L. (in press). Memory Shaped by Age Stereotypes over Tim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s.

  從1968年至19​​91年,研究人員每6年對他們的記憶力進行一次評估,而後每兩年評估一次。他們發給參與者10張畫有幾何圖案的卡片,讓他們看10秒,然後每次取走一張卡片,讓他們回憶上面的圖案。

  他們還向參與者列出一些成見,例如“老人通常健忘”和“老人無法很好的集中精力”,然後問他們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些看法。

  結果令人吃驚。人們對於變老的態度越正面,他們擁有的負面成見就越少,他們就越能保持記憶力。那些對年老持悲觀看法的人往往會更早喪失記憶。

  當悲觀的參與者到了70歲,他們的記憶力與73歲的樂觀參與者相同。之後差距越來越大。到了80歲,悲觀人士的記憶力比樂觀人士落後6年。到了90歲,兩者則差了9年。

  研究稱:“總體而言,相對於有著不太負面的年齡成見的組別,在擁有較為負面的年齡成見的組別中,60歲及以上的參與者的記憶力下滑速度快​​了30.2%。”

  這是因為那些對變老持悲觀態度的人的健康情況更差嗎——因為這可能會影響他們的記憶力?儘管研究人員已經就健康因素進行了調整,但他們仍對一部分參與者進行了研究,這些人報告稱,自己健康狀態很好,慢性病最多為一種。結果是一樣的:那些對變老持負面觀點的人記憶力喪失得更嚴重。

  這項研究發現了另一種效應。研究人員詢問參與者他們認為人何時變老。他們記下了受訪者報出的年齡是比自己的實際年齡大還是小——例如,一個70歲的人認為老年分界線是65歲還是75歲。那些認為自己還不算老的人記憶力更好。

  “你什麼時候感覺自己老了,你就老了”,這是句老話。現在看來似乎仍然正確。記住這句話吧。

  看這一篇文章時,讓我想到《誰說人是理性的!Predictably Irrational: The Hidden Forces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書中提到的實驗。

  第二場實驗用的是諸如「佛羅里達」、「賓果遊戲」、「古老」等字彙,藉此促發「年老」這個概念,以測試同一套理論。受試者完成句子重組練習後就離開房間,以為他們已經完成實驗,但事實上,研究的重頭戲才正要開始。真正讓研究員感興趣的是,受試者離開建築物時,要花多少時間走完走廊。不出所料,實驗組的受試者受到「年老」字彙的影響,走路速度比沒有受到促發的控制組受試者慢得多。記住,受到促發的受試者本身並不是被提醒自己年老體衰的老人,而是紐約大學的大學生。(《誰說人是理性的!Predictably Irrational: The Hidden Forces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頁215)

  如果不希望家中長輩老得快,就要注意應對時的遣詞用字。

  很多老年人因害怕跌倒而走路愈來愈謹慎,兩腳僵硬挺直,步伐短而慢。結果便比較沒有機會「練習」自信的走法——其實這是很不恰當的。因為如此會「過度練習」僵硬的拖行步法,而使得順暢運動的大腦皮質分布退化。結果就是將老年人的走法烙印在腦子裡,終而失去原來的行走方式。(《重塑大腦The Mind and the Brain: Neuroplasticity and the Power of Mental Force》頁201)

  我想,越想著自己老了的人,也等於是在腦中「過度練習」老人的印象,經過一萬小時的錘鍊,就變成「老人」專家了。


相關文章:
  對抗心智老化的十大要訣
  或許我們該鼓勵長輩玩Wii Fit
  從腦神經科學談活到老學到老
  腦中風的警訊與處理方法
  即使中風,也不是絕望的時候——Impossible is Nothing
  好運發自內心(Luck comes from within)
  為什麼你應該學會樂觀?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