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為善不欲人知」的原因跟你想的不一樣──善人門前是非多

分享






  7月8日中國時報有一則溫馨的新聞「這群陳樹菊 行善開花又結果

  十年前,彰化縣和美市場就有一群「陳樹菊」。夜市賣炸雞的林善發,默默地捐助艱苦人家,又感動了一群市場賣菜、賣魚攤商,善心越滾越大,成立「善心慈善會」,從金錢、物質的施捨,到流汗、出力的編組修繕班、鋪路大隊,每月募集十幾萬元,濟貧救急難。……

  林善發從小住鄉下,畢業後向家裡拿了三百元到台北奮鬥,應徵一條街又一條街,沒人搭理、睡在火車站,透過親戚介紹才找到店家當囝仔工,體會人情冷暖和生活的不易,還好年輕不怕挫折、不知苦。

  學了幾年功夫和經驗,回鄉在夜市拚出了攤位,經濟一過得去,就想起在生活中掙扎的人們,常捐款給慈善團體,但深入鄉下,看到了各種不幸,疾病、車禍、貧苦,還是無法袖手旁觀,準備了食物又載過去。

  市場賣菜的胡進順就很好奇「奇怪耶!你生意做多大,貨都補不完。」聽了林善發的「不忍」告白,豪爽呼應「算我一份,這些菜也都載過去吧!」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十年前,一對母子住在瓦破屋漏的矮房,沒廁所、連水管也沒,在溝邊如廁、到廟裡取水。林善發說,很難想像現代社會有人這樣生活,找了水電、土水師傅,幫忙補屋頂、接水管、蓋廁所,這些師傅參與了後,不收費、還捐款,丟下一句「以後再遇到,記得叫我」,成了善心會的固定班底。

  人們知道和美市街有這麼一群「活菩薩」,每月都有人來通報「那家真可憐,先生罹癌、太太洗腎,兒子也殘障」、「有個阿公,牽手往生,兒子也死了,一人照顧三個孫…」,不幸還有更不幸,卻也召喚更多的善心。

  為了讓捐款、助力,直達亟需幫助者手中,他們成立「善心慈善會」,探訪個案,詳列捐款人和款項與長期照顧戶以昭公信,大家也不拘多少,想到了就捐,一百、三百都好,有時生意好就多捐點,每個月多達一、兩百人贊助善行、募集十來萬元,長期照護五十多戶艱困家庭。

  再看2011年12月5日聯合晚報的「基金會不擅行銷 獎學金發不完」這則新聞。

  全國教育基金會今天上午舉辦年會,教育部統計,全國各教育基金會今年共發出3億1900多萬元的獎助學金,受惠人數超過3萬人,但其實基金會還有很多獎學金還沒發完,仍可以申請;也因為基金會不擅宣傳行銷,以致無法讓愛心徹底發揮。

  教育部表示,全台近2000個教育基金會,全國性的就有687家,基金總額達600億元以上;以技嘉教育基金會為例,從91年起發給弱勢孩子每個月2000元助學金,平均每年發給56個孩子,基金會想發給更多孩子,但收到的申請案卻不夠多。

  技嘉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周麗華就表示,很多基金會都有各種助學計畫,雖然已經和學校合作,希望能幫助更多弱勢孩子,但每年仍有部分助學金沒發完,宣傳不足可能是原因之一。

  這幾天讀了《桃花流水沓然去:王鼎鈞散文別集》,才曉得看「為善不欲人知」這句話的另一個角度。

  「愛,直到成傷。」德蕾莎修女的名言。愛怎麼會成傷,我很疑惑。有一天這句話中間的「直到」兩個字引我注意,愛、起初不會成傷,如果一直愛下去,愛下去,……愛得淺不會成傷,如果愛得很深,很深……痴心父母古來多,父母受傷;地老天荒不了情,男女雙方都受傷;耶穌愛世人,世人把他釘死在十字架上,如果你不接受神蹟,請你接受寓言。

  前賢勸人行善,但是也暗示善行適可而止,不要越過中線。「升米養恩,斗米養仇」,斗米使他盼望一石,使他認為他應該得到一石,這時你給他一斗,就是欠他九斗了。先賢教我們「施人慎勿念」,如果你不能忘記有惠於人,就會期望回報,然後是失望,是憤怒,是後悔。先賢「為善不欲人知」,如果你誇耀,求助的人會像雨後春筍冒出來,你窮於應付,你在關閉善門的時候擠痛了很多人的手指,種下多少惡因。前賢的用心是保護你不會受傷。

  宗教家並不在乎。信仰的實踐永不休止,愛也永不休止,「有了愛,還要加上愛,還要加上愛……」,「直到受傷」。這也許是宗教家跟「好人」的一大區別,一般信徒只是好人,好人仍然是人,需要保護,宗教家無我,世俗紛擾沒法傷害他,他不需要保護。但是好人要修成宗教家,通常都要經過受傷,受了傷還是不退縮,不停止。這番話容易說,要想人家聽得懂卻很難。

  陳光標行善,把幾千萬現鈔堆在桌子上當眾發放,受施者鞠躬如也,恭敬接受,有人當場下跪,叩頭感謝,開麥拉、麥克風四面環繞,第二天傳遍四海。陳先生說,做了善事沒人知道,他心裡很鬱悶,這話天真可愛。但40多歲的人天真爛漫,並不能免於公評,他的境界還在「助人為快樂之本」的層次,他是慈善家,並非宗教家,他大概不會受傷,但是可能傷害受施的人,他的高姿態使善行成為一種壓力,中共的革命語言誇而大之,稱為「善霸」。

  你看這就是境界問題,關於境界,不能用辯論說服,我們姑且自言自語。高調行善最壞的副作用,前賢也許說過,也許沒說,它使行善的人在公眾之前成為取悅自己的演員,喪失慈善家的尊嚴,使受施者感到屈辱,認為自己業己付出代價,無須感恩;一部份人對善行滋生敵意,找機會反彈。高調行善使某些人覺得默默行善沒有意義,使某些人覺得以自己微弱的力量行些小善沒有意義,善行對社會大眾失去潛移默化的力量,小人物認為與自己無干。

  請恕直言,社會上大力行善的人到底是少數,百倍千倍於此的人,或者沒有能力行善,或者有能力而不肯行善,這些人並不惡,姑且稱為「非善人」。這些人為了使自己的「非善」心安理得,就時時對別人的善行作出負面解釋,我們常常聽見有人議論,資本家捐出巨款支持慈善事業,乃是為了少交所得稅。他們使人得一印象,省稅是捐款惟一的動機,公益立即化為私利,不肯捐款的人反而顯得高尚許多。

  人要看透了才放手行善,「非善人」表示他們連善人也看透了,他們「傲視」善行,非不為也,是不屑也。行善的人不僅要保護自己,更要緊的是保護字典裡的那個「善」字和「愛」字。有人說高調行善有何不可,總比守財奴強多了,誠然。可是、如果慈善家僅僅比守財奴好一些,等於說天空僅僅比我們的屋頂高一些,太陽僅僅比我們的燭光亮一些,這個世界也太乏味了。(《桃花流水沓然去:王鼎鈞散文別集》頁168)

  我相信4歲罹癌8歲去世的女童艾莉絲·史考特(Alexandra "Alex" Scott),如果她默默地只在家門前賣檸檬汁,而沒有讓許多人知道她想要為癌症研究募款,幫助其他類似病症的小孩,她將無法在去世前募得100萬美元,更不用說因她而成立的基金會之後為癌症研究繼續募得超過2700萬美元,並且還在持續運作中。(參考「一個4歲罹癌女童(8歲去世)為癌症研究募得100萬美元的真實故事」)

  為了讓付諸行動希望社會變得更美好的人,曉得如何利用網路擁有更大的影響力,史丹佛大學商學所行銷學教授珍妮佛.艾克(Aaker Jennifer)跟她先生安迪.史密斯(Smith Andy)寫了《蜻蜓效應:最新社群行銷致勝策略The Dragonfly Effect: Quick, Effective, and Powerful Ways To Use Social Media to Drive Social Change》這本書,她甚至要求修課學生在期末實作一項對社會有益的企劃。

  有時候,善或惡也在乎你怎麼解釋它。美國的資本家拚命賺錢,拚命省錢,又拚命的捐錢,一筆一筆善款捐給慈善事業救苦救難,捐給教育基金會培植人才,捐給教會寺院提高人的心靈,這當然是好事。可是也有另一種解釋,資本家捐錢沽名釣譽,也為了少繳一些所得稅。即使如此,那又怎麼樣?難道不捐錢才是對的?看一看另外某一些國家,也有一些人發了大財,他們不捐錢,他們用不著省稅,他們自有辦法逃稅漏稅,他們也不沽名釣譽,他們到賭場去豪賭,一夜輸掉一百萬兩百萬美金,絕對不讓外人知道,難道這種人會使社會更好?

  台灣的電視新聞常常報導的是名流貴婦買奢侈品、豪宅、跑車。

  現在有一個名詞叫解釋權,有解釋權的人很奇怪,他在人間專找獸性,孔雀開屏他專看孔雀的屁股眼,不管甚麼事情,經他一解釋都很醜,而他解釋得興高采烈,津津有味。他解釋人以前的行為,也就指導了人以後的行為,這就污染了社會人心,人生就越來越醜,人越來越不相信有美。

  ……一言既出,可以與人為善,也可以與人為惡。一個人一天可能要講幾百句話,一個月要講一萬句話,一年要講十幾萬句,人生多少美、多少醜都是你我講成的,它甚至能左右人心,改變世界。創世紀說上帝用「話」造世界,我看不懂,現在懂了,你我自己的小世界,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用「話」營造的,你吐甚麼絲,就得甚麼樣的繭。……(《桃花流水沓然去:王鼎鈞散文別集》頁83)


相關文章:
  一個4歲罹癌女童(8歲去世)為癌症研究募得100萬美元的真實故事
  不同版本的獨裁者賽局(dictator game)——人是自私或利他的動物?
  惡人常早夭,好人易長命
  怎樣可以讓更多人做善事?
  好事為何多磨?好人為何會辦壞好事?
  沒想到這樣做,人們反而會捐比較多錢給公益團體
  快樂、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情緒感染(emotional contagion)──《蜻蜓效應The Dragonfly Effect》書摘

2 意見:

tencents 提到...

Hello
我很驚喜發現博主喜歡王鼎鈞,
且讀得這麼認真。我也很喜歡王鼎鈞喔。
謝謝你的認真書摘。

Lion 提到...

宣傳自己做善事的拿捏很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