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2日 星期日

《正向心理學─生活、工作和教學的實用》書摘(上)

分享




  最近丹麥一位教授對不同社會所做的研究報告指出,丹麥人較容易滿足,對生活有合理的期望,雖然得付百分之五十的稅金,但是上學、就醫、老年看護都由國家給付,沒有太多債務的壓力;而孩子出生後,國家付錢讓這個孩子的父親在家幫忙照顧六個月,所以丹麥人是最快樂的人。

  報告指出,美國夢意味著「愈多愈好」(the more the better),這通常指的是物質的豐裕。

  然而擁有房子、金錢的美國人,有許多人並不一定快樂。就像有錢買好床卻買不到好的睡眠,有錢買有游泳池的大廈,卻沒有時間享受游泳的樂趣,也比比皆是(如60Minutes節目,2008年6月15日)。

  從該節目的訪談中,許多人認為,與親人和朋友的關係良好,比有錢更重要。(《正向心理學─生活、工作和教學的實用》頁14)

  想起之前寫的網誌「你想要哪一種社會:公平分配選擇,還是各憑本事爭取?──解放的自由(freedom from)與能夠的自由(freedom to)」,以及最近讀到的一個書摘。

  哈佛的伊麗莎白.華倫跟她的女兒艾蜜莉.華倫-太吉律師,不否認物質主義對我們日益攀升的債務水準所造成的影響。然而在其鞭辟入裡的著作《雙薪陷阱The Two-Income Trap: Why Middle-Class Parents are Going Broke》中,她們指出一些其他現象。

  隨著女人投入職場,為家庭提供額外收入,他們開始運用這筆錢買房子、支付子女教育費用。

  這些物質,為情緒中產階級的舒適區打下基礎,但是爭相追逐這些基礎的結果,卻造成了一場競標戰爭。

  兩份收入合力之下,好學區的好房產變得如此搶手(因此如此高價),使得成功搶到房子的夫婦發現自己困入房貸和教育費用的陷阱之中。

  華倫和太吉發現,這一代的孩子眼見父母破產的機率,比看到雙親離異的機率還高。過去二十年內,聲請破產的女性就暴增了622%。

  婚姻中,這樣的債務水準不僅將夫妻雙方的經濟緊緊栓在一起,而且是出於一種緊繃的氣氛,想為孩子提供最好的一切。在情緒上,由於面臨這麼高的威脅,狀況更是如箭在弦。(《不是我嚇妳,女人真的要理財:一個熟女的金錢回憶錄Money, A Memoir: Women, Emotions, and Cash》英文版頁164)

  心中浮現的一個問題是,像丹麥這樣高稅率的社福國家,會不會比較不會有房價炒作到一般人無法負擔的問題?


  你也許可以在每一個街道的轉角找到星巴克咖啡,但是你卻很難找到一個可以悠閒地陪你喝一杯咖啡,不會時時看錶,急著去應付人生其他事務的人。(《正向心理學─生活、工作和教學的實用》頁108)


  人們的快樂其實是來自積極地參與有價值的活動,和可以看到通往個人目標的進展,而不是被動地等待理想的環境。

  自發的人經常為自己和他人營造出正向的氣氛,有時是多說造就鼓勵的話,有時是伸出援助的手,有時是出錢出力。

  至於自發和被動如何區分呢?

  一般來說,被動的人常淪為犧牲者,因為不願意表白和溝通,他們淪為自我憐憫,責怪自己,也經常經歷沮喪和憤怒;相反的,自發的人積極面對人生,常具有自信心,充滿希望,能寬恕也可以忘掉不愉快的事,而且樂觀進取。(《正向心理學─生活、工作和教學的實用》頁79)


  為了使個人獲得更多正向的經驗、使生活美好,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去努力:

  1.正向的主觀經驗:除了過去曾經體驗過的滿足感和滿意度,可以開創新的經驗。例如:擴展新的學習、結交新朋友、以樂觀的眼光和態度去面對人與事。

  2.正向的個人特點:辨識自己的人格特質、了解個人的長處,實踐和發揮如智慧、知識、勇氣、愛與人道、正義、節制等美德,以提高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得到安慰和生活品質。……

  3.正向的機構或單位:幫忙個人的生活環境,從家庭、社區、學校到職場,每一個單位都能影響我們情緒的平穩或起伏。幫助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人互相尊重,誠心誠意溝通,使生活和工作在其中的人增加滿意度,便擁有了正向的感覺。(《正向心理學─生活、工作和教學的實用》頁44)


相關文章:
  幸福會寫在臉上——待得天晴花已老,不如攜手雨中看
  現代女性在親密關係上的挑戰
  通往健康與快樂的共同途徑
  做自己的伯樂
  假如你有50億台幣的財產──「《功夫‧詠春》主角白靜 北京遭夫刺死」新聞聯想
  送給自己時間當作禮物吧!如果連讓自己快樂的時間都不願給,別人也幫不上忙了──時間心理學《你何時要吃棉花糖?The Time Paradox》
  買房子自住前要先考慮的十個忠告

0 意見: